在工业4.0时代,经营与管理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实现从管理到经营?
1 管理需要训练
管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更多的从工作中的异常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积累,让现场有序化,正常化,再实现公司经营指标与目标的达成。每个管理者经历的不同,所以管理实现的路径也不同,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的阅历不同,结果就千差万别。辅组管理方法论在企业的活用,可以规范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的思维、管理理念或管理工具。新的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必须努力提高管理(者)水平。
2 管理本质
为何需要管理?管理什么?管理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这些涉及管理本质的命题。
管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管理的本质是追求效率。
2.1管理资源配置实施分配的过程中,要做到管控,核算盈利。
2.2把系统的方法工具结合企业实际做出整体规划的实际运用,实现管理增值。
2.3 理清管理要解决问题的原理原则,打通整个管理系统,让员工自主自发的解决问题,
激发和释放人本身的潜能,创造价值,为他人谋福祉。
3 走出管理误区
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与过去有何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运营方式、管理方法
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主导企业应对?
用企业文化建立共同的管理中的沟通语言,减少企业内部沟通成本,防止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偏差。管理沟通语言包括但不局限于精益生产、目标管理、PDCA。
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从另一角度诠释这一观点,经营大于管理,管理活动是以经营为中心,管理过程中的决策终点是否符合公司的经营系统。从部门周计划制定,承接经营指标的达成,为达到最大的经营成果。
革新是必要的,从传统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用精益管理活动改善企业经营的收益,每一项管理活动轨迹要清楚,并一开始保持清晰的思路和逻辑性,并用科学的方式总结,评价是否满足经营目标。
4 经营思维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着市场的考验,精益管理推进企业持续走向更高管理境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促进管理保持竞争力。通过体制的设计来激励更多人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职能属性,从“管理思维”转移到“经营思维”。当你把企业的职能模块都变成了经营体,当你要通过经营体来实现企业平台的收益,引领业务的成长,从“资源效率”审视一切管理活动。
5从管理到经营
当市场环境变化时,管理变革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改善效率的保证。管理是解决效率问题,正确地做事,重在过程;经营是解决效益问题,做正确的事,重在基于企业战略做选择。“
做对事情比把事情做对要重要得多”。
苹果公司在研发平板手机的时候,诺基亚公司有同样的技术,但是诺基亚不相信按键能变成触摸屏。他们都在正确地做事,但是没有做正确的事。随着技术提升、竞争加剧,企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要经营好企业,不光需要好的管理,更需要好的经营。如果高层、中层、甚至基层员工都有经营意识,认识并理解到经营的本质,做到如海尔所说的“人人都是CEO”,每个人都能从经营的角度思考自己给企业能做出什么贡献,为组织创造了什么价值,并且用高效率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比如万科采取的“事业合伙人”方式,就是通过股票跟投和项目跟投的方式,将打工者(职业经理人)变成“自己事业的人“。员工对公司的忠诚最终体现在哪里?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理解一件事情:如果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管理实质上就失去了意义。事实上,在企业界愈来愈被更多人接受的观念是“将员工变成有经营能力的老板”,更多的企业已经开始实践阿米巴经营管理,这就是正在发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