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755-22932766 实战型精益管理咨询专家,聚焦于企业的提质、增效、降本、创新,促进企业永续经营
精益生产咨询

质量管理中的零缺陷概念

来源:华昊企管   发布时间:2022-08-03

零缺陷是 Philip Crosby 先生在他的《质量管理的绝对原则》一书中创造的一个术语,已成为质量管理中一个流行且备受推崇的概念——以至于西格码将其作为其主要理论之一. 不幸的是,这个想法也面临着相当程度的批评,一些人认为不可能存在零缺陷状态。其他人努力证明反对者是错误的,指出质量管理中的“零缺陷”并不意味着完美,而是与消除浪费、减少缺陷并保持项目最高质量标准的状态有关.

零缺陷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上看,很明显,在任何大型或复杂的制造项目中实现零缺陷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根据6 Sigma 标准,零缺陷的定义是每百万机会中有 3.4 个缺陷 (DPMO),允许 1.5 sigma 的流程转变。零缺概念应被视为对完美的追求,以提高开发或制造过程的质量。真正的完美可能无法实现,但至少这一追求会将质量和改进推向一个即使在最严格的指标下也可以接受的点。

零缺陷:理论与实现

零缺陷理论确保项目中不存在浪费。浪费是指所有非生产性流程、工具、员工等。任何非生产性且不会为项目增加价值的东西都应该被淘汰,称为消除浪费的过程。消除浪费创造了一个改进过程,并相应地降低了成本。与零缺陷理论的共同点是“第一次做对”的概念,以避免在项目管理过程后期进行昂贵且耗时的修复。 

以下是可用于实施零缺陷方法的一系列策略:

  • 有效管理流程变更:一旦您决定您的组织应该接受零缺陷,请了解这可能意味着对人们传统上喜欢的做事方式的深刻改变。通过遵守变更管理的四个关键原则来管理零缺陷方法。他们是:
  1. 了解变化
  2. 计划变更
  3. 实施变革
  4. 沟通变化
  • 考虑客户对质量的期望:虽然在适当的情况下创建支持零缺陷的系统很重要,但如果它对最终用户不重要,请不要过度补偿。
  • 将质量纳入绩效预期:激励员工思考实现零缺陷的方法,在他们成功时给予奖励。
  • 学习(并接受)poka-yoke:半个多世纪前由日本工业工程师 Shigeo Shingo 发明,“poka-yoke”(发音为“POH-kay YOH-kay”)翻译为“防止无意的错误”。Poke-yoke 专注于创建几乎不可能出错的系统,或者,如果它们是不可避免的,至少更容易发现和纠正。
  • 将持续改进和效率作为重中之重:如果您想要零缺陷,您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意味着您所有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始终在测试他们喜欢的流程的稳健性,并不断探索改进它们并提高效率的方法。通过将零缺陷理念引入组织的企业文化来鼓励您的员工这样做。这种介绍确保了它的理念成为员工将积极努力实现的公认的默认标准。
  • 衡量你的质量努力:通过底线来表达你的团队的进步是至关重要的。生成基线测量,以便您可以很好地了解公司中缺陷的成本,并随后量化您通过解决这些缺陷获得的收益。
  • 监控团队的进度:在流程、方法和系统中建立机制,为您提供持续的反馈。因此,当出现缺陷时,您可以迅速采取行动。

零缺陷原则

零缺陷理论基于在实际项目中实施的四个要素。

  1. 是对需求的保证状态。因此,项目中的零缺陷意味着在该时间点满足要求。
  2. 第一次就对了。质量应该从一开始就融入流程,而不是在后期解决问题。
  3. 质量是用财务术语衡量的。需要根据预算影响来判断浪费、生产和收入。
  4. 性能应以公认的标准来判断,尽可能接近完美。

零缺陷在哪里使用?

尽管零缺陷是针对制造业的,但没有理由不能将其基本原则应用于商业世界的几乎任何方面,无论您是制造笔记本电脑还是开发新的移动应用程序。

零缺陷是一种哲学,而不仅仅是一种制造物品的方式。

零缺陷制造实施

幸运的是,今天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创新可以帮助组织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减少(如果不是消除)缺陷。实现分为以下两类:

  • 检测:责任方对缺陷进行测试和审查,如果可能,修复缺陷。用更简单的术语来说,找出问题所在并修复它。
  • 预防:调查可能的流程变化,包括如何改进流程和解决任何意外偏差。换句话说,研究事情是如何完成的,它们是如何出错的,并试图通过做出改变来阻止问题。

零缺陷:优点和缺点

实现零缺陷水平的明显优势是在按照客户规格制造产品时减少浪费和成本。零缺陷意味着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更高的客户忠诚度,这总是会带来更好的销售和利润。 

尽管如此,零缺陷目标可能会导致团队正在努力实现无法实现的完美流程。致力于实现零缺陷的时间和资源可能会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并对员工的士气和满意度造成压力。当您考虑与可能对零缺陷有不同定义的其他制造商的完整供应链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总结

最后,追求零缺陷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钦佩的目标,大多数公司发现利大于弊。通过努力制定严格但可接受的缺陷标准,公司可以建立更好的流程并创造持续改进服务的环境。